產品概述:
煤炭干餾時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狀液體。簡稱焦油。煤焦油按干餾溫度可分為低溫煤焦油、中溫煤焦油和高溫煤焦油, 在焦炭生產中得到的煤焦油屬于高溫煤焦油。它是粗煤氣冷卻過程中冷凝、分離出來的焦爐煤氣凈化產品之一。
煤焦油一般作為加工精制的原料以制取各種化工產品,也可直接利用,如作為工業型煤、型焦和煤質活性炭用的粘結劑的配料組分,還可用作燃料油、高爐噴吹燃料以及木材防腐油和燒炭黑的原料。
煤焦油的組成及性質:
煤焦油是一種高芳香度的碳氫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,絕大部分為帶側鏈或不帶側鏈的多環、稠環化合物和含氧、硫、氮的雜環化合物, 并含有少量脂肪烴、環烷烴和不飽和烴,還夾帶有煤塵、焦塵和熱解炭。剛回收的煤焦油還含有5%左右的溶有多種無機鹽和其他雜質的水分。由于有顆粒極細的熱解炭的存在, 水分往往和油形成穩定的乳化液。煤焦油的絕大多數組分熔點較高, 但由于大量單體化合物互相溶解而形成低共溶混合物, 使煤焦油在常溫下仍呈液體狀態。煤焦油的許多組分還組成大量多元共沸體系, 給蒸餾分離造成很大困難。高溫煤焦油含有1萬多種化合物, 按化學性質可分為中性的烴類、酸性的酚類和堿性的吡啶、喹啉類化合物。1819年,英國人加登 (Garden) 和布蘭德 (Brand) 在煤焦油中發現了萘, 這是在煤焦油中發現的第一個化合物。以后主要是英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又相繼發現了蒽、酚、苯胺、喹啉、吡啶、芘和?3?3等。到1972年已鑒定出480種化合物,其含量共占煤焦油質量的55%,其中中性化合物174種,酸性化合物63種,堿性化合物113種,其余為稠環和含氧、硫的雜環化合物。
中低溫煤焦油的組成和性質與高溫煤焦油有較大差別,中低溫煤焦油中含有較多的含氧化合物及鏈狀烴,其中酚及其衍生物含量達10% ~ 30%,烷狀烴約為20%,同時重油( 焦油瀝青) 的含量相對較少,比較適合采用加氫技術生產車用發動機燃料油和化學品。
原料煤種不同,熱解工藝不同,所生產的煤焦油的組成和性質有較大差別。
高溫煤焦油相對密度大于1. 0,含大量瀝青,幾乎完全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組成的一種復雜混合物,估計組分總數在1萬種左右,從中分離并已認定的單種化合物約500種,其量約占焦油總量的55%。
高溫焦油中質量分數≥1. 0%的化合物只有10余種,分別是萘 (10. 0%)、菲 (5. 0%)、熒蒽(3. 3%)、芘(2. 1%)、苊烯(2. 0%)、芴(2. 0%)、蒽(1. 5%)、2 -甲 基 萘 (1. 5%)、咔 唑 (1. 5%)、茚(1. 0%) 和氧芴(1. 0%) 等。
煤焦油加工產品的用途:
中低溫煤焦油中的酚類化合物以低級酚為主,可以采用化學萃取法提取低級酚作為化工原料,提取低級酚后的餾分將是加氫制取高十六烷值柴油的優良原料。
中低溫煤焦油經加氫處理可以生產柴油、汽油等車用發動機燃料油和化學品。
高溫煤焦油加氫制燃料油比中低溫煤焦油加氫難度大,按照傳統加工工藝,高溫煤焦油各餾分經進一步加工,可分離出多種化工產品,提取加工的主要產品及用途有:
酚油餾分
苯酚: 酚醛樹脂、合成纖維、醫藥; 甲酚: 殺菌劑、增塑劑、選礦藥劑、除草劑、香料、阻燃劑; 二甲酚: 殺蟲劑、工程塑料; 吡啶堿: 醫藥; 古馬隆樹脂、瀝青漆。
萘油餾分
萘: 染料、塑料、醫藥、表面活性劑、增塑劑、衛生球。
洗油餾分
甲基萘: 溶劑、聚萘酯塑料、MF型助劑、水泥減水劑、飼料添加劑; 吲哚: 香料; 聯苯: 絕緣油、熱載體; 二甲基萘: 聚萘酯塑料、絕緣材料;苊: 染料聚萘酯塑料; 氧芴: 驅蟲劑; 芴: 塑料; 喹啉類: 醫藥、農藥、染料、顯色劑。
蒽油餾分
蒽: 染料、紙漿蒸解助劑、乳化劑; 菲: 農藥; 咔唑: 染料; 炭黑: 輪胎制造、其他橡膠、塑料添加劑、染料、印刷油墨等工業; 防腐油。
二蒽油餾分
熒蒽: 探傷劑; 芘: 染料、工程塑料; 炭黑等。
煤焦油瀝青
瀝青焦; 碳素制品黏結劑、成型燃料黏結劑、鎂碳磚、針狀焦、碳纖維; 防腐防水材料、瀝青漆、筑路用柏油等。




